《长安十二时辰》里的太子势力到底有多大?
本 文 约 3000 字
阅 读 需 要
6 min
《长安十二时辰》的主线故事是,主角团队齐心协力、抽丝剥茧、力排众难化解恐怖袭击,保卫家园长安。背后辅线打得却是太子保卫战。
剧中这个年龄不大、白皙干净的太子李玙,就是唐玄宗的儿子李亨。众所周知,李亨与父亲的关系极为微妙,唐玄宗既想培养他,让他顶天立地,同时又很忌讳他,怕他抢班夺权。
毕竟,唐朝的禁军自玄武门那一战,似乎有了多动症,养成了要把皇帝拉下马的习惯,皇室里谁来随便吼一嗓子,他们马上举旗响应,演了无数出宫廷政变。
所以,即使稳坐宫中,皇帝也总要把心提起来过日子。于是,唐玄宗几乎默许了外界一切对太子的伤害,虽然他不一定有换太子的心思,但默许别人总这么敲打敲打太子,让他疲于应付,抽不出手干其他事总是好的。
有这样的老爸,太子李亨上哪儿说理去?(目前,剧中的圣人唐玄宗还没有出场,等出场了,请弹幕伺候之。)
对太子发起攻击的以李林甫为首,剧中叫林九郎。在宰相李林甫、番将安禄山等人的无数次暴击下,太子地位晃得比地震频率还高,日子也过得心惊胆战,永远不知道横祸和明天哪一个先来。毕竟,前面唐玄宗还有一天杀三子的操作,因此,谨小慎微的李亨在高压下甚至吓出了毛病——未老先衰。
在这种长期阴霾笼罩、日复一日的胆战心惊下,李亨鬓角日益更新,逐渐成了黑白相间的潮酷发色。可见内心有多苦。
所以,对于剧中这个少年太子来说,他的苦难还长着呢。
以往,李林甫对所有政敌和潜在敌人都能一发击中,只要他出手,别人一定要下台。但和太子拉锯战的这么多年,尽管每次都把太子搞得瑟瑟发抖,却从没能把他拽下来。究其原因,一来有唐玄宗的保护之功,(唐玄宗的初衷只是想让宰相和太子在斗争中互相制衡),二来,太子背后的势力也不小。
剧中首先就介绍了,时任银青光禄大夫的贺知章,就是太子的拥趸者。智囊靖安司司丞李泌、陕郡太守韦坚(李亨大舅哥)、太子宫右卫率姚汝能等,也都是站在太子一条战线,为东宫服务的人。
但其实,太子的势力远不止于此。
在古代,东宫的储备就是一个模拟小朝廷,有着朝廷一样的官员系统,享受朝廷官阶。太子在其间当见习皇帝,学习处理事务。这些都是皇帝为培养、辅佐太子所配备的。
以唐朝为例。
从一品、从二品:朝廷有“三师”“三公”,东宫也设有“太子太师、太子太傅、太子太保”,他们比朝廷的“三师”低一级,是从一品官;“太子少师、太子少傅、太子少保”,是从二品官。
正三品:下面的太子宾客,设4人。在唐朝,正三品前面的都是荣誉虚衔,正三品才是实际干活的宰辅之臣。东宫的三师、三公、太子宾客等官职一般都是朝廷大官兼职,他们都只是给太子站台的,实际工作还是朝廷职务为主。比如,唐初李世民的儿子发生储位之争,李世民为了表达立场,就找魏征当太子太师,为李承乾站台,做个场面而已。对太子的实际帮助极小。
后面,东宫的三师、三公更变成了权力变更的一种模式,通常来说,谁要是宰相当得好好的,忽然去掉原职升为太子太师,那就意味着他遭贬了。从炙手可热到被挂起来,哪有心思管太子?所以,太子宾客对于太子的工作任务,只是“掌侍从规谏,赞相礼仪,宴会则上齿”,教育规谏太子礼仪。
从三品:太子宾客再下面是太子詹事,前面两级撂挑子,所以唐代太子詹事才是太子府实际管行政事务的。太子詹事就像朝廷里的尚书省,管理东宫“三寺十率府”。
从四品:三寺是:太子家令寺、太子率更寺、太子仆寺。
太子家令管太子的饮膳和仓库存储,不能让太子府库空虚吃不上好东西了;太子率更令管太子府的宗族次序、礼乐、刑罚,以及帮他报时,提醒这会儿几点了;太子仆管太子出行的车舆、骑的马和仪仗该打什么旗,有多少人陪护等等。另外东宫如果有人去世,丧葬一条龙服务也归太子仆寺管。
正四品上:十率府是:太子左右卫率、左右宗卫率、左右虞候开府、左右内率、左右监门率、左右率府、左右司御率府、左右清道率府、左右监门率府、左右千牛率府。
这些属于太子武官护卫,比如左右卫率属于正四品官,是太子的卫队,也管太子出行的仪仗,所以,姚汝能的官职比李泌还大;太子左右监门率府,主要给太子府进进出出的人做登记,遇到可疑人员不让进等,类似于现在的门卫。不过,人家是太子东宫的门卫,属于正四品官,在他门口往来的,也都是有头有脸的大人物。
正四品:官太子詹事下面还有少詹事,是詹事的副手。
正六品上阶、从七品上阶、正九品下阶:詹事府内办事的,还有丞,就像靖安司有司丞李泌。詹事府丞一般有2个人。另有主簿1人,从七品上阶;录事2人,正九品下阶;司直1人,正七品上,这是个专门告状的官,谁要是做得不好,他就可以上书弹劾。算是太子东宫的纪委。
和朝廷里的中书、门下省职能差不多的,是太子左、右春坊里的左、右庶子。
正四品上、正四品下:左、右庶子是太子主要智囊团,给太子出谋划策。平时太子要上书启奏的时候,右庶子帮忙写上书稿子,左庶子负责批驳稿子,写得不好、对太子不利的,就驳回去重新改。所以,右庶子比左庶子低一点,一个正四品上阶官,一个正四品下阶,各有2个人。他们手下又各自有副官叫中允、中舍人,属正五品下。
在皇帝出行、太子监国的时期,左右庶子几乎代劳了太子所有文书工作。说到这里,《长安十二时辰》中太子紧张的问题就来了,以往皇帝出行,都交由太子监国主政,但唐玄宗想带着杨贵妃去骊山玩,却只想把权力全部交给李林甫管,这把太子置于何地?而李林甫当权了,太子的灾难也就会雪片一样,三两天来一个了。太子怎么能允许这种极其不利的事发生?
正六品上阶:东宫左春坊下还有司议郎4人,东宫要是发生了什么祥瑞和人员鞠躬尽瘁这类的消息,由他写稿子上报。文事方面几乎一应俱全。
正四品下:文职管还有左、右谕德,分别隶属左、右春坊。主要工作内容是当面指出太子的不对,劝太子要有德行。场景还原一下,大概就类似于“太子你这样不对”“太子你错了,不应该这样”“太子别玩了,回去写作业”……这类官一般都要胆子比较大,他们属于正四品下,级别等同于朝廷里的中书、门下省底下的侍郎。
唐朝的高级学校有“六学二馆”,六学是国子学、太学、四门学、律学、书学、算学,二馆是崇文馆和弘文馆。其中崇文馆隶属于东宫左春坊,等于说,东宫也具备培养人才的职能。学士和直学士在里面教授,学生除了太子也都是高干子弟,一学期只招收20个人。这些学生学成了,也可以参加考试进入正式官职。
从五品下:对培养太子,皇帝是认真的。所以,除了那么多老师,太子府又有司经局,内设太子洗马,专门教授太子们政事和当君王的大道理。魏征就曾做过唐初太子李建成的洗马,给李建成指点了不少迷津,后来甚至还劝他先下手为强宰了秦王李世民。
正六品上:除了学习如何继承人,皇帝也关注太子的生活层面,所以太子府又有典膳局,前面说有人掌管太子的膳食,那只是管食材,典膳局的典膳郎、主食和典食(具体炒菜的大师傅)则负责把食材做熟,送给太子吃之前,自己先尝一下试毒。典膳郎3人,典食200人。
万一较弱的太子吃坏了肚子,或不小心吹风感冒了怎么办?不用着急大喊请御医,太子府有药藏局,药藏郎和典膳郎一样属于正六品上阶,底下还有侍医典药9个,药童18个,负责看病配药。
吃上面没有问题了,还有穿、行,内直局和典设局负责太子的穿着、手里的伞扇,洗澡、洒扫、铺棉被等事宜。
从六品下:然后,有个管钥匙的,叫宫门郎。漏刻过了时间,太子宫内外宫门就要下钥,晚上再不能出去了。
除此之外,还有一堆管笔墨纸砚的,管床上用品的,管首饰洗浴品的,管衣服破了缝缝补补的,管灯台蜡烛怎么摆放的,搭理果蔬菜园子的,等等,加起来没有100也有80个官阶。各官阶下的名额配置就更不用说有多少了。
这就是一个微型朝廷。
除了近身服侍的对太子的前途起不到什么帮助,其他正式官员,基本都算太子的助手。尽管他们都属于皇帝任免,实际上也是朝廷官员,但只要太子和皇帝相处融洽,他们就都是太子东宫僚属。
正常情况下,保卫太子安全的,陪太子读书的,在太子顺利升级为皇帝后,都要跟着鸡犬升天,成为新一朝的大红人。比如唐顺宗永贞革新重用的“二王”,就都是曾经的太子伴读。
如果太子和皇帝发生矛盾,要二选一的时候,朝廷官员和东宫官署都要自行睁大眼睛选队伍,就无所谓朝廷分属了。
所以,太子有多大势力,要看太子多有魅力,多得人心,完全不止于这些东宫官署。这不,《长安十二时辰》里,连唐玄宗最信任的宦官高力士、在西域的边将皇甫惟明等不就是坚定的太子党么?
尽管李林甫依然会不断放出排山倒海,太子一派还没有出场的一众官员也不是尸位素餐的,且看即将更新的剧集中,还会有什么精彩激烈的斗争吧。
微信公众号IOS版已改版,如果还想找到我们
请将“搜历史”设为星标哦
安卓用户可设为置顶
- 推荐阅读 -
值班编辑 | 景如
这是第 513篇文章
- END -
© Copyright
作家原创作品 |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| 欢迎分享朋友圈